审核评估学院巡礼 | 智慧城市学院:产-大河棋牌

 审核评估学院巡礼 | 智慧城市学院:产-大河棋牌

本科生教育

大河棋牌/ 大河棋牌 / 本科生教育 / 正文

审核评估学院巡礼 | 智慧城市学院:产-科-教融合智引一流专业建设,培育应用创新新工科人才

日期:2024-09-30作者:编辑:重庆智慧城市学院审核人:何荣波浏览量:


为实现教育水平与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模式相适应,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始终引领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创新。教育部发布《关于加强新工科建设助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提案》,强调“新工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,加强工科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”,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,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工科人才。

2018年底,为响应国家号召及重庆市政府对建设智慧城市的倡导,适应重庆智慧城市建设人才需求,提高城市智慧化程度和治理水平,重庆智慧城市学院挂牌成立。学院建设本科专业2个,测绘工程专业(国家一流专业)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(新工科)。智慧城市学院面向城市运营数字化转型、新型智慧城市和“双碳”等国家战略,培养掌握地球空间信息科学、数据科学和城市科学基本理论、方法和工程技术,具备地理空间信息及其应用方面的设计、研发、集成、部署、维护及管理等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。

在数字经济、数字中国、数字重庆这一需求驱动下,社会对测绘、时空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从单纯的传统地形测绘技能型人才,转变为具备多学科专业交叉背景,具有项目系统认知、系统规划、方案设计、新型装备应用与海量数据处理、程序设计开发综合实施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。

1、积极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

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举措,是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。借助课程思政建设契机,积极打造具有特色的示范课程。

表1.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情况

图1.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结题证书

2、探索多源融合教学模式

通过教学模式改革科研项目,探索具有统一性和特殊性的混合教学模式。将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成果融入教学实践,建立智能化测绘背景下的多源混合教学模式。

表2.教学建设情况

图2.教学成果证书

3、积极推动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

对应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,梳理学院现有科研项目资源,配套场景化、综合性、项目式实践课程,针对具体场景应用,综合运用数据采集、统计、分析、处理、展示、评价的综合技能,场景具象化项目实施方式,进一步深化项目式教学场景,增强学生对场景的理解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。

表3.一流课程建设情况

图3.一流课程结题证书

图4.科研项目转化场景教学

图5.课程群知识与场景能力需求关联图(消纳场检测预警项目式教学)

图6.学生成果(消纳场检测预警项目式教学)

图7.《智慧城市概论》课程项目式教学

4、政校企协同打造品牌实习基地

增强“实践化”教学与毕业设计开展深化落实项目式教学、校企协同育人机制,企业导师“提问题”,校内导师“明方向”,校企协同“议方案”,指导学生“解难题”。加入智能网联汽车、低空经济产业联盟,与科学城运营集团、南方测绘、上海晶众、航天宏图、重庆测绘科学研究院、万州规划院等单位签订实习基地、产学研合作协议,与台湾中华大学实施“移动课堂”、“项目制教学”等合作办学模式。依托产学研合作基础,开设面向行业实践、与工程实践结合的综合性毕业设计选题,工程实践结合的选题比例由之前的17.5%大幅提高到95.5%。建立了重庆交通大学-重庆万州区规划院校级重点实习实践基地。和巴南区石滩镇合作建立项目制教学实习实践基地。

图8.校企合作

5、依托国家一流专业,建设一批专业教材

测绘工程是国家一流专业、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、重庆市一流专业,专业实力重庆市第一。经过多年发展,出版了具有交通特色的测绘专业教材。例如《交通土建工程测量》、《测量学》、《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技术》、《测量员专业知识》、《全球定位系统》、《基于arcgis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与实践》、《遥感原理与应用》。

图9.已出版教材

6、以赛促教,教育教学能力逐步提升

通过主办《工程测量》项目制度教学研讨会,大力推进专业教师说课,青年教师讲课比赛、企业讲师进课堂等活动,联合举办ai赋能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等。在各层次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。2022年,获第十一届全国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特等奖1项。2023年获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创新与育才能力大赛——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1项,获第七届全国高校gis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1项,获得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二等奖2项;重庆交通大学青教赛三等奖1项。2024年获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创新与育才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。

图10.教学竞赛获奖

图11.学科竞赛获奖

7.探索高等教育一体化贯通式智慧人才培养

整体构建“通识/基础/核心/拓展”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,开设具有区域特色的“数字孪生”、“智山地城市智慧交通”等校本课程;吸纳每一位学生加入科研团队,配备导师,一体化指导学业、社会实践、竞赛、课题研究、创新创业项目等内容,纵向贯通从“大水漫灌”到“精准育人”,实现教师教育与自我教育贯通。

图12.一体化贯通式智慧人才培养

【】

网站地图